官方出手了!李嘉诚卖港暂缓!次子与长和切割,开始准备退路?

Connor 欧易交易所 2025-04-02 11 0

中国官方出手审查,李嘉诚卖港计划急刹车!

长和原定4月2日签署相关“卖港”的最终协议,但在上周五,李嘉诚突然踩了急刹车,多家港媒宣称长和下星期不会签订任何关于出售巴拿马港口的协议。

也就是说,长和暂缓了卖港计划,但暂缓不等于停止,是卖还是不卖,目前仍是未知数。

长和为何会突然急踩刹车呢?

这就要看另一则报道了,同天港澳办官网转载一则通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宣布依法对长和港口交易进行审查。

看来长和决定暂缓交易就是因为这则交易。

但从消息宣布到长和签署协议的最终时间,不过短短四五天,而官方要审查的内容大纲就包括:

1.负责依法对经营者集中行为进行反垄断审查。

2.负责查处违法实施的经营者集中案件,查处未达申报标准但可能排除、限制竞争的经营者集中案件。

3.开展数字经济领域经营者集中反垄断审查。

4.监督执行经营者集中附加限制性条件。

5.指导企业在国外的反垄断应诉和合规工作。

官方出手了!李嘉诚卖港暂缓!次子与长和切割,开始准备退路?

这些内容中又包含多少细节我们就不得而知了,但可以确定工作量很大,不到一周的时间想要彻底审核清楚根本就不可能。

所以长和想要如期、合法的签署协议,目前来看是不太可能了,从长和方面给出的暂缓通知没有提及暂缓到什么时候也能看出这一点。

长和虽然强调"暂缓"非"终止",但明眼人都知道,国家市监总局介入后,交易走向已不由资本单方面掌控。

展开全文

现在剧情可能走向有三:

其一是交易彻底告吹,双方赔上违约金但免于法律追责。

其二是长和调整交易结构,比如拆分资产或引入国资背景投资者

其三最坏情况就是长和按兵不动,静待国家审查结果,没有任何问题则交易继续,一旦查出违规操作,不仅交易流产还要面临天价罚单。

要知道,我国反垄断法规定的罚款上限是经营者上年度销售额的10%,对长和这种巨头来说,分分钟是百亿量级的代价。

当然现在结果未出,我们不能妄下定论,长和违法与否还要看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的调查结果。

但对于李嘉诚来说,现在最要命的是,结果未出,舆论已经闹大,不到一个月时间,他旗下公司市值蒸发超过780亿港币。

官方出手了!李嘉诚卖港暂缓!次子与长和切割,开始准备退路?

壁虎尚且知晓断尾求生,更何况是累计23次成为香港首富的李嘉诚,目前来看他已经开始准备退路了。

据悉,李嘉诚次子李泽楷突然宣布与长和系彻底切割,旗下所有业务全部独立于长和。

虽然李泽楷2000年就辞去和记黄埔职务,但这次在敏感时刻的切割,显然不是简单的商业决策。

这次分家的背后藏着两招:

1.金蝉脱壳的财务防火墙。中国市场监管总局启动反垄断审查后,长和系可能面临的不仅是交易流产,更可能引发连锁监管风暴。

提前把优质资产转移出风险区,是李嘉诚为家族资产找到的一条最优退路。

2.长和集团虽然暂停了签约进程,但始终没有彻底放弃交易。这种"以拖待变"的策略,暴露出某些港资财团依然存在侥幸心理,既想在中美之间左右逢源,又舍不得真金白银的利益。

可天下哪有这么好的买卖?781亿市值的教训就摆在眼前。

平心而论,商人逐利本无可厚非。但涉及战略资产的交易从来都不是单纯的商业行为。

长和集团这波操作至少踩了两颗雷:一是涉嫌违反《反垄断法》,二是触碰了国家经济安全红线。

官方出手了!李嘉诚卖港暂缓!次子与长和切割,开始准备退路?

现在美方赤裸裸的政治表态,更是扯下了这场“普通商业交易”的遮羞布。

这边审查消息刚出,美国国务院发言人布鲁斯就跳脚了,公开为贝莱德集团"站台"。

美方直言不讳地表示"乐见美国资本掌控巴拿马运河两端港口",并声称“中国会感到不满,就是怕失去巴拿马控制权。”这分明是把地缘政治野心写在了脸上。

要知道,巴拿马运河每年承载全球6%的贸易量,中国作为世界工厂,近30%的进出口货物需要经过这条黄金水道。

长和集团旗下港口占据运河两端咽喉要道,这种战略资产转手卖给美国资本,无异于在太平洋贸易命脉上给中国装了个"定时炸弹"。

美方所谓的"商业自由"背后,藏着围堵中国海上贸易线的狼子野心。难怪市场监管总局这次出手又快又狠,直接冻结交易进程。

某些舆论为李嘉诚辩护,认为"商人逐利天经地义"。但这种论调忽视了一个根本事实:当商业行为触及国家安全红线时,任何逐利逻辑都要让位。

就像美国动用《外国投资风险审查法》阻挠中资收购一样,中国维护核心利益同样理所应当。

官方出手了!李嘉诚卖港暂缓!次子与长和切割,开始准备退路?

更何况长和集团的港口资产并非普通商业项目,而是涉及国际战略通道的关键基础设施。这种级别的交易已经超出纯商业范畴,必须接受国家安全审查。

从华为到TikTok,中国企业出海时遭遇的种种"安全审查",如今不过是风水轮流转。

笔者只想说:在大国竞争时代,没有纯粹的商业,也没有中立的资本。

评论